深化继续医学教育的供给侧改革,“麻醉学专委会”成立

2019
11/15

+
分享
评论
米勒之声
A-
A+
继续教育改革创新再进一步。

2019年10月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在北京顺利召开了“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麻醉学专家委员会成立大会暨第一次全体工作会议”。

在此次大会上,专家们紧密围绕“麻醉学专委会”的重点工作,就如何开展麻醉学能力建设、继续教育工作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议正式设立了标准课程、远程教育、能力基地、现场培训等8个学组,明确了工作分工,并对日后的工作安排做了初步部署,为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意义重大“麻醉学专家委员会”成立

杨爱平主任指出,在委党组领导下,委科教司指导下,中心自2015年聚焦继续教育领域突出矛盾和问题、聚焦基层、聚焦急需紧缺学科能力建设,正式启动了国家卫生健康系统继续医学教育的供给侧改革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管理方面强调政府行业主管部门监管责任的回归。通过国家统筹管理,建立统一、规范的管理格局,强化国家层面对继续医学教育的计划性和组织性;

第二,内容方面强调权威的、科学的、标准的、体系化和系统化的设计;

第三,手段方面强调多样性、丰富性以及个性化,通过“线上+线下”、“项目+基地”有机融合的新型培训体系,提高继续医学教育可接受度;

第四,质量方面强调继续医学教育系统性、连续性及递进性,通过建立个人终身学习档案,实现对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终身学习与指导服务;

第五,效果方面通过提高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胜任能力,强化继续教育的针对性、实用性及精准性;

第六,考核方面期望通过学分结构化改革的方式强化学分管理的时效性。

麻醉学科是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体现医疗机构综合服务能力的重要临床专科。杨爱平主任表示麻醉学专委会组建意义重大,要强化麻醉医师队伍建设,加强针对性的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优化麻醉专业人才结构。因此,麻醉学专家委员会成立后要开展如下重点工作:

一是建设麻醉专科的能力建设模型,以此为框架,编制本专业继续医学教育指南;

二是围绕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设计继续医学教育麻醉专科项目;

三是为远程麻醉专科教学资源贡献力量,优化远程继续教育信息平台内容建设;

四是实施麻醉专科的能力建设项目,开展“线上+线下”有机融合的示范性培训工作;

五是强化麻醉专科领域大数据及人工智能开发与应用。

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姚尚龙教授指出,专委会作为工作组织,将重点围绕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两个核心问题,有计划、有目标、有程序地规范开展能力建设和示范性培训相关工作。

真知灼见定义“麻醉学专家委员会”

中心医学部孙剑副主任从建立标准、搭建平台、实践项目三方面对中心重点工作进行了介绍之后,姚尚龙教授带领与会专家,紧密围绕专家委员会的重点工作,就如何开展麻醉学能力建设、继续教育工作以及专业技术人员的岗位能力提升进行了深入讨论。

姚尚龙教授指出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任务有三,一是制定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麻醉专家委员会章程及总体规划,二是编写《中国继续医学教育指南》麻醉分册、《麻醉专业胜任力标准课程大纲》以及《麻醉专业继续教育项目专用教材》,三是互联网麻醉专业继续教育平台的建设。

从建立标准方面,米卫东教授表示麻醉学专家委员会的成立对麻醉学科发展有非常及时的促进发展作用,建议专家委员会学组的工作任务具体化,工作不要有排他性,要加强继教培训的政府部门强制力。

邓小明教授表示,每个学组的工作要细致明确,针对基层医院现状,要整合资源、联合各个协会共同做系统化培训平台使基层医生获益。此外,贾珍教授结合当地实际情况表示,基层麻醉医生短缺,不能离开太久,接受培训不容易,希望专家走入基层带教帮扶,根据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郭曲练教授表示专委会分工要明确,让每位委员明确要做的事。培训考核的标准及内容要规范化、标准化。体系建设需要逐步摸索,要建立中国特色麻醉学继续教育或能力建设模式,提升整体水平。

从能力培养方方面,李天佐教授表示能力提升重点在于将能力薄弱环节提升上来,能力与所处地域要匹配,因此要明确基层需求,全方位助力能力提升。吴新明教授指出现阶段的核心问题是能力,国内外医生培养重点都是胜任力培养,麻醉学科能力建设要非常重视,需要系统安排,统筹规划。刘金东教授表示医师规范化培训考核非常重要,严格执行需要行政管理部门制定政策,如何衔接如何约束要重点思考。

郭政教授表示应先建立全国统一标准,最低标准及基本标准必须明确,并严格执行。其次培训最重要的是师资,先要做到师资同质化,培训效果才同质化。

从能力三维性角度来看,曾因明教授认为“标准-评估-应用”三者缺一不可,培训内容及过程管理都需要规范化、标准化、法规化。王天龙教授表示远程教育是双向的,一是理论层面,可以建立标准化,由上向下进行;二是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可以从基层医院开始,由下向上反馈,将教育落到实处。郑宏教授表示麻醉学专科能力建设迫在眉睫,在提升质量和安全方面非常重要。基层更希望优质资源下沉,带教实际临床技能。

最后,会议正式设立了标准课程、远程教育、能力基地、现场培训、培训考核、产业发展、大数据、国际交流 8个学组,明确了工作分工,并对日后的工作安排做了初步部署。

而此次大会的重要意义,在国家卫生健康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继续教育处宋仙保看来,一是正式成立了麻醉学专家委员会,为日后专家委员会的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二是部署了专委会的工作要点,为平台规划和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三是各位专家就如何精准、实效、规范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培训工作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为继续教育改革创新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麻醉学专委会,供给侧改革,医学,继续教育,麻醉学,专家,培训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