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数字化医共体“长啥样”?一文读懂

2019
08/05

+
分享
评论
健康县域传媒
A-
A+
如今医共体的框架已经初步建成,回眸一看,医疗圈的整个格局已经被悄然地打破、重组。

记者:曹秋香

通讯员:杜鸣

来源:健康县域传媒

医共体的概念提出没几年,却在政府的主导下迅速火遍大江南北,如今医共体的框架已经初步建成,回眸一看,医疗圈的整个格局已经被悄然地打破、重组。

在数字化医共体建设上,湖北省黄冈市黄州模式始终勇于大胆尝试。

“2017年底,黄冈市以黄州区为试点,成立黄州总医院。总医院整合全区17家公立医疗机构、98家村卫生室资源,组建数字化医共体。”日前,在中国县级医院能力建设大会暨医共体建设分会上,黄冈市黄州区总医院副院长邓光锐如是说。

1、政府投入3000万,保障医共体建设

《黄冈市区域卫生规划(2016—2020年)》指出,黄冈市面临卫生资源总量不足、结构不优、质量不高,同时存在分工协作机制不健全、发展要素支撑不够、信息化支撑不够等问题。黄冈市黄州区亦是如此。

《健康县域传媒》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黄州区乡镇卫生院设备配置相对滞后,医疗技术人员也是逐步向城区集中,全区高级技术人员几乎集中在区级医院,乡镇卫生院缺少好医生,乡村医生更是年龄老化,后继乏人。这种状况使得群众看病不方便,乡镇的患者往城里跑,城里的患者往大医院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仍然存在。

2017年,黄州区属医保数据显示,外转住院人数占医保住院总人数的8%,但人均医保费用最高,占了医保住院总费用的24%。在医保总额提升有限的情况下,如何才能提升医疗服务水平,让公众实现“家门口看上病、看好病”,黄冈市医疗改革被寄予厚望。

“这一情况引起了我区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区委、区政府把解决医疗卫生体制上的问题作为健康黄州建设的基础性工作来抓,提出要用3年时间,实现‘群众得实惠、医院得发展、政府得民心’的改革目标。”邓光锐如是说。

同时,黄州区领导领题调研,问计于民,借鉴福建三明、深圳罗湖等地经验,出台《黄州区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文件,加强顶层设计。区财政局3年来共增加投入3000万元,为医共体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此外,黄州区委、区政府组建黄州区医疗管理委员会,主任由1名区委常委兼任,负责医共体规划建设、项目实施、投入保障和考核管理,医管委办公室设在区卫健局,办公室主任由卫健局长兼任。组建黄州总医院,行使政府办医职能,赋予相对独立的经营管理权、人事权、财权和奖惩权,实行区医管委领导下的总院长负责制,管理医共体组成的医疗机构。

2、上下联动,患者愿意留在基层看病

不难看出,黄州总医院通过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进一步完善县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县城医疗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加快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推动分级诊疗落地。此外,黄州总医院勇于突破,打造新型医共体医疗资源管控新模式。

邓光锐表示,黄州区医共体打破单个医疗机构局限,将总医院下属各医院的临床学科纵向组合成学科组,对学科组医护人才、设施设备等资源进行优化整合,通过HRP、联体学科系统、临床路径、远程会诊等信息系统的支撑,建立大学科医疗服务机制。大学科实行一号通行、一站结算,预留转诊床位等措施,有效的方便了群众看病就医。大学科在线上实行远程诊断,集中制订诊疗方案,实现各级医疗机构所提供的医疗服务同质化,实行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在线下除专家轮诊外,基层医院还配备有主治以上医师常驻,服务基层百姓同时,帮助提升当地医疗质量。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引导群众首诊在基层、尽量留基层、康复回基层,使群众就医费用下降。

同时,黄冈区着眼于提高基层医疗机构服务能力,以大学科为引领,采取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促进区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2018年以来,黄州区区级医院共向基层派出专家37人,坐诊、查房共2300余人次,讲课150余次,为居民进行健康讲座110余次,服务群众33800余人次。推进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将村集体办的村卫生室纳入乡镇卫生院实行一体化管理。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标准化建设,全区4家乡镇卫生院全部达到“四化”标准,98家村卫生室也都达到“五化”标准。

目前,医共体内实行财务、后勤、人事、业务、设备的“五统一管理”。紧密型医共体,是服务共同体、责任共同体,更是利益共同体。经过两年来的探索,黄州区医共体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不断建立和完善,综合成效正在逐步显现。

2019年1-6月全区医疗机构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7.9%和28.7%。2019年1-6月全区基层医疗卫生门诊量和住院量,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24.8%和80.5%。患者不仅留在区内看病,也愿意在基层医疗机构治病。

邓光锐补充,医务人员薪酬制度也进一步改革优化,实现年薪制后,2018年,全区医疗机构职工平均工资比2016年增长12.90%。

3、多部门联合,探索首个数字化医共体

2019年4月,黄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进一步推进医保支付改革方式改革实施意见的通知》,明确在医疗机构的医保管理中将实行“全额预付、全程管理、合理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的管理方式。医保经办机构根据年初车测算的基金收入,统一打包,分批及时预拨给黄州总医院,由总医院内部进行协议分配使用。

“黄州模式”与其它医共体最大的区别在于,全面信息化,依靠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以及全区健康数据互联互通。同时实现与省、市三级医院,甚至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每一个村诊室和社区站数据互通,并且与卫健、医保、财政等监管部门数据也相通。

邓光锐介绍,黄州区采取医保资金“全额预付、全过程管理、超支分担、结余留用”的支付方式,将当年筹集的医保资金打包全额预付给总医院,总医院和各医疗机构的医保人员实行由医保局和总医院双重管理的模式,以便于对医保资金的使用实施全过程监督管理。

据悉,2019年2月医保局已执行预付9819万元。总医院对医共体内各医疗机构实行年初预拨、年底结算、结余分配的支付制度,按前三年医保资金使用量预拨医保资金,年底按考核结果结算,如有结余亦按考核结结果分配。以“全额预付”为核心的医保支付方式,使医保资金从原来的医院收入变成医院成本,促使总医院和医疗机构千方百计降低医疗服务费用、控制医疗服务成本,自觉地由被动控费转变为主动控费,解决“过度医疗”、违规收费、甚至违法骗保等问题,是医保得安全、医院降成本、患者减负担的有效改革举措。

起初,黄州总医院对基层医疗信息系统进行统一替换、统一升级,创造性地推出医疗卫生专网、医保专网、互联网、黄州总医院云链路“四网合一”。

作为国内首个数字化医共体的试点,黄冈市卫健委党组书记何必武曾对媒体表示,“黄州模式”打破了医疗、医药、医保数据孤岛,重构医疗服务体系,实现区域医疗资源的有效整合,真正解决了大批基层医生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基层患者“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医共体,数字化,读懂,总医院,医疗,医保,基层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