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琦:我们是消化道肿瘤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2018
11/07

+
分享
评论
晔问仁医
A-
A+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寻医之旅…
五七三

这是一次旷日持久的

寻医之旅

晔问

问尊严,问名声

问灵魂,问态度

……

READ ON

人物介绍

朱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消化科副主任医师,硕士。2015-07至2017-01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担任行政副主任。专业特长是胃肠道及胆胰疾病的内科治疗,特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擅长消化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胃肠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发表十余篇核心期刊论著和SCI论文,参加《消化道出血的诊断和处理》等多本著作编写工作。

采访笔记

又是轮到他做胃肠镜的日子,一天六七十台,门诊预约需要等待两个月,“消化内镜下对消化道早癌的治疗,生存率很高,预后好,也最有意义。消化道恶性肿瘤早期患者有着高达90%的治愈可能。所以,建议每个人50岁之前都应该做一个胃肠镜检查。”他说,“发现一例早癌,挽救一条生命,拯救一个家庭。”

朱琦,仁济医院消化内科行政副主任,副主任医师,擅长胃肠道及胆胰疾病的内科治疗,特别是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炎、幽门螺杆菌感染等;擅长消化内镜检查包括胃镜、结肠镜;胃肠道息肉的内镜下治疗。

他吃着午饭,嘴里咬着香喷喷的一根鸡腿,有病房病人的家属就闯进办公室,端着一个便盆的黑便,让他查看,他仔细看了几眼说,还有出血,继续用药,几分钟开完医嘱处理完患者以后,又回来继续津津有味地享用午餐。

给病人做肠镜的时候,老人肛门口被直肠里的一大坨干便堵住,他戴着手套,一点一点抠,“不抠出来,肠镜无法做,气味是有点难闻,这次不做检查,不能明确诊断,影响后续治疗方案了,内镜室要开窗通风了。”

我认真地想了想,我也许真是做不到的。他说,道在屎溺。

“消化科医生,常常需要面对恶心的呕吐物,喷射的血液,失禁的大便,总是免不了。有一次,抢救一个消化道出血的病人,半件白大褂、鞋上全是病人吐出的鲜血,真的是血染征袍,自己也吓了一跳。但是,病人就在面前,生死垂危,你此刻早已经忘我了。”

“科学家发现,人体内其实还有第二大脑,它随时与大脑相互对应着,就是肠胃。有研究认为,肠胃包含着一千亿个神经细胞,主要负责我们下意识的活动,某种程度上,第二大脑甚至比我们的逻辑思维影响力更大。从这个角度看,胃病也是心病,是身心疾病,其中情绪起到关键作用。我后来专门考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门诊时,我会刻意留出时间与病人沟通交流,倾听患者述说,做一些心理疏导,很多病人由病症说到家庭、工作,就开始痛哭流涕,把埋在心里很久的压力,委屈,怨恨,恐惧,一股脑发泄出来。”

他有一年半的援疆喀什二院的经历,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得到极大的提升,把自己的临床技术水平也发挥到至极,创造了地区许多个医疗上的“第一”,但是对他来说,最幸福的是,做完了一天的工作,已经深夜,抬眼看天,这时的夜空更为繁盛,就像是天鹅绒上撒满碎钻,“漫天星斗把人抱个满怀,又似乎触手可及,此时无比想念上海的家人,同事和朋友。”

其实,他是有心理医生情结的,高中时候就开始捧读美国人本主义哲学家和精神分析心理学家艾瑞克弗洛姆的著作《逃避自由》《爱的艺术》。

“弗洛姆有句名言——最重要的是学会一个人单独地待着,而且不看书、不听广播、不抽烟、不喝酒。有没有集中的能力表现在能不能单独地待着,而这种能力又是学会爱的一个条件。正因为我们不能自力更生,所以只能把自己同另一个人连在一起,这个人也许就是我生命的拯救者,但是这种关系同爱无关。对于这句话,当时我不能理解。如今,已经能心领神会,对爱的迷失和误读,这也是许多疾病的由来。”

1  

从医之路

1977年出生的朱琦,原来是想从事心理学专业的。

“人心似海,扑朔迷离。我从小就对探知人们的内心世界充满渴望。”他说,在中学里,同学们的课间饭后抢着读《射雕英雄传》的时候,一本弗洛姆《逃避自由》他嚼得有滋有味。高考时,他报考了华师大心理学系,可就在面试那天,阴差阳错没能去成,失去了录取的机会。

最终,朱琦他考取了上海第二医科大学临床医学系。“当时还有点不甘心,但是穿上这件白袍才发现,  同样可以对身体保持着敬畏之心,去探索去发现,只不过目的更纯粹——治病救人。”

五年的大学时光转眼即逝。毕业后,朱琦被仁济医院录取,在内科轮转三年以后,报考了研究生,在科室方向上,他选择了心仪已久的消化内科。“有句话说,肠胃是人体的第二大脑,我很想知道,这是为什么。”

仁济医院消化内科历史悠久,在国内享有盛名,是国家重点学科。学科创始人是中国工程院院士江绍基教授和上海市消化疾病研究所名誉所长萧树东终身教授。朱琦的亚专业方向是胃肠内科,对此,他充满热情、满怀信心。“男孩子都爱动手,消化内科就好像半个外科,普遍用到胃镜、肠镜等内镜,在内镜下检查以及治疗。我常说,消化科医生是消化道的守卫者,任何可以用内镜解决的消化道疾病,就不会转给外科,我们是消化道肿瘤防治的第一道防线。”

朱琦的硕士生导师是刘文忠教授,博士生导师是房静远教授,两位老师带着他一步步成长。“老师教我们,做人做学问一定要真诚坦荡、脚踏实地。这些言传身教,是我人生中的北斗导航。”

2  
一颗大心脏

匆匆二十年,朱琦从青涩到成熟,收获了稳健的心理素质以及精湛的技术,而消化内镜是他最紧密的朋友。“做内镜的医生,心理素质要过硬,要有一颗强大心脏和坚韧的神经,比如,遭遇紧急的大出血。”

那天临近夜间12点了,急诊送来一个酒后大口呕血的病人,几乎休克,生命体征极不稳定,血压直线下降,神志淡漠。急诊内镜是24小时on call,半夜里接到电话,十万火急,朱琦陡然清醒,直扑内镜室。“胃腔内全是血,模糊了视线。内镜深入检查后,发现一个很大的溃疡,中央可见血管显露并喷射性出血——直径大的血管头必须用内镜下血管夹夹闭止血。”面对连续不断的喷射样出血,朱琦并不慌张,他通过胃镜使用止血夹止血,观察了三五分钟,再次确认溃疡面出血止住了。从内镜室走出来的时候,他的白袍上就像打翻了红色涂料,病人口中的血块,喷射在他的身上,有些还没有干,正慢慢洇染出一团鲜红。

“其实不用怕,这就像一场遭遇战,狭路相逢,即使措手不及,也必须迎上去。”朱琦表示,一些资历较浅的医生遭遇急性消化道出血病人特别容易慌张与退缩——内镜浸透在胃腔的血泊中,一是影响观测,二是害怕内镜操作中再次出血,致使休克,于是往往观察一下,就赶忙退镜,要么内科保守治疗要么送去外科手术。“急诊胃镜操作不要顾虑出血,病灶已然并依旧在出血,我的工作尽早找到病灶并又快又稳的止血就行了。急诊内镜检查和操作对内镜医生来说当然有风险,但我更愿意挑战一下,内镜能解决的,就不要轻易交给外科,毕竟,内镜与手术相比,对病人创伤最小。”

朱琦说,内镜就如同医生的另一只神奇的手,既能发现肿瘤进行内镜下手术、也能进行止血,而使用内镜取出消化道异物,更是家常便饭。

这支神奇的手臂,帮助他从人体食管及胃内取出过许多奇形怪状的异物。“每个吞入异物病人背后的动机和心情各异,或焦急、或恐惧,或绝望,或猎奇,或无知。有人吃红枣不吐枣核,枣核卡在食管内胸痛难忍;有人生吞了一大块玻璃片,他是和家人吵架后,愤怒自残;还有病人偷了几根项链,被警察抓捕后为逃脱法网,吞下了赃物,却卡在食管。”

朱琦笑道,职业生涯里最难取的要算新疆大枣尖尖的枣核。曾有一个70多岁的老人,急诊送来的时候胸痛的都走不动路了,吞咽、呼吸困难,无法主诉症状。他是前一天误吞枣核,吞馒头喝醋都试过,却更加疼痛,愈发危急。“说实在,我有些犹豫。两头枣核尖刺入食管黏膜,死死卡在食管壁内,内镜操作难度太大,稍有不慎就会食管穿孔,或造成机械性的损伤出血——最保险的方法一定是胸外科手术。但老人的家属表示,患者年龄大并有高血压、糖尿病,实在受不起开刀的折腾了,那就只有排除干扰,放胆一试。”最终,朱琦通过娴熟的内镜操作成功取出枣核。

3  
身心疾病

消化道疾病,往往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简单。

朱琦表示,来看他专家门诊的,许多不是肿瘤,而是常见的器质性疾病——在普通门诊用药都能治好,但往往是一些身心疾病交杂的病人,会久病难治。比如功能性胃肠病。

“精神心理因素与胃肠疾病有关。门诊发现好多慢性胃病患者,都是因为不良情绪和巨大压力引起的。消化系统是情绪表达的最大器官。我希望胃病患者能自己调理好自己的情绪。”朱琦说道,二十年临床工作之后,他突然发现,现在的工作又突然踏入了心理学领域,这是他年轻时的理想,曾经为此孜孜以求。

朱琦开始系统地研究心理学,为了和病人更好的沟通,明白病人的需求,也为了圆他最初的梦想,他甚至考出了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这与他想探索人心的奥秘,找出真相的想法越来越接近了。

“有一些慢性功能性胃肠病的患者,患病前就有神经衰弱,长期失眠、焦虑、忧郁;有一些患者得病后就心境不佳、长期情绪低落等。结果,植物神经机能失调,导致胃部血管痉挛性收缩,胃粘膜营养不良,胃腺分泌异常等,长期失调则发生慢性胃病,造成治疗困难。因此,由于负面性质的不良情绪的反复刺激,导致了躯体器质性疾病——慢性胃病及胃肠功能紊乱。经治疗后,病情会有所好转,但每因饮食不节或不良情绪因素而使病情反复。这样,就给患者本来抑郁的心头更罩上一层阴影,认为自己的病是不可救药了。这些都会加重患者的消极情绪,产生不愉快的心境,自然更加重了胃肠疾病的症状,导致心、身两方面的病理因素互相作用的恶性循环,增加了治疗的难度。”

在朱琦看来,还有些患者对自己的症状过于关心,每时每刻都在关注自己身体的某个部位变化,造成焦虑情绪,症状不见好转;也有部分患者,社会、家庭责任心太强,承担巨大的压力,这些重担发病前尚能承受住,但发病后就成了压垮病人的最后一棵稻草,则治疗效果也不会好。

每个病人总有些背后的故事,家庭矛盾、工作压力或是感情不顺等,都是医生难以介入的。每天仁济医院消化科大约1200多个门诊病人,五六位医生分头坐镇,平均每一个病人也就二三分钟面对面交流问诊的时间。

“没办法,都是全国各地来的病人,也不能懈怠,有时候还是需要在有限的时间里,慢慢交流,平复患者焦虑的心。”朱琦说。

4  
援疆经历         

去年年初,朱琦与其他23名援疆医生圆满完成援疆任务返回上海。

“胃癌、食管癌是对口援建的喀什二院——消化科工作的重中之重。”朱琦表示。当地民族的特殊饮食习惯,导致胃癌、食管癌的发病率很高,可能是医疗条件受限,经济条件欠佳或是一些传统观念的驱使,病人几乎不到万不得已都不会来门诊看病,一旦确诊已处于中晚期恶性肿瘤,往往治疗手段少、治疗效果差。一个早上的胃镜检查,二十几个病人里有四五个中晚期食管癌和胃癌病人,这种情况让他感到震惊。于是,在喀什二院临床工作和科室业务学习中,朱琦积极宣传消化道早癌诊疗技术,大力推广胃镜下筛查早期食管癌和胃癌。“如果可以在早期确诊,那么不用开刀,尽快在内镜下做黏膜下剥离术,病人治愈率可以到90%以上。”

朱琦积极申请了上海援疆资金,引进先进的放大内镜和治疗内镜用于消化道早癌的诊治,他以项目负责人成功申报了1项新疆自治区卫计委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染色内镜技术下筛查消化道早癌》。利用染色内镜技术只要普通胃镜设备和一些化学染色剂如碘液、亚甲蓝就能在基层医院开展的简单操作,代替县级医疗单位紧缺的放大内镜及电子染色内镜等先进内镜设备,提高早期胃癌和食管癌的检出率。

援疆18月,朱琦已累计进行内镜诊治病例约2000人次,确诊胃癌、食管癌及结肠癌病人约150例,连续诊断出了30多名早期食管癌或胃癌患者。

除了内镜早癌筛查,他还采用了国际上最为成熟的胃镜下行食管球囊扩张术治疗吻合口狭窄,这在南疆也属首例,开创了南疆内镜治疗历史的先河。

“当时决定要给自己一个锻炼的机会,离开上海,我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成长。”迄今时隔两年,朱琦对这次援疆记忆犹新。

“面对的是整个学科的管理,独当一面是激励一个年轻医生成长最好的历练。必须要有担当,有时候硬着头皮也得上。我体会到,一个医生除了拿手术刀、会用药,还需要有拿话筒演讲的能力。”那一年半来,不管是与病人的交流,还是和同事们的合作,以及面对领导的视察访问,在陌生的环境中,朱琦的能力得到全方位的提升。

在新疆喀什,他与另外23位来自上海各大医院副高级别以上的主任们,挤在一栋宿舍楼里生活学习。他们天天在一起,一有时间就相互探讨临床病例,及时解决临床难题,形成了一个天然的“MDT”,紧密合作的多学科医疗团队。除了讨论病人,在生活中也是好兄弟、好朋友,一起看球赛、一起踢球、一起游泳、一起健身、一起看电影。同时他们都培养着自己的各自的兴趣爱好。“有人喜欢喝茶聊天、有人喜欢捣鼓乐器,有人爱读历史书,我就在宿舍楼的健身房里,跑步,练肌肉,练耐力,挥汗如雨。真是难忘的一段岁月,尽管不长,却时常想起。”朱琦说着,注视着窗外,面露微笑。

口述实录

唐晔:朱主任,您给所有的患者提一些建议吧,如何保持消化道健康?

朱琦:好的,我的建议就是老生常谈——1、饮食清淡;避免暴饮暴食、不吃辛辣刺激食物;少吃垃圾油腻食品;2、不抽烟、少喝酒;3、保持良好的心态,人体长期处在紧张的状态会对消化道有一定的刺激作用,如果存在压力过大或者紧张的状态,一定要想办法调整;4、运动有利于血液循环,有利于身体废物的排出,还可以缓解紧张的情绪;5、适当补充维生素;6、保证充足的睡眠;7、如有腹痛腹泻症状,要及早就医,腹痛腹泻是身体出现问题发出的信号。 虽然是老生常谈,但一定要谈,许多人也都知道,但是控制不住自己,人最难得就是自控,这是与习气和欲望博弈,赢了就赢了。

唐晔:您精通于消化内镜,最初您对学习内镜操作有兴趣吗? 

朱琦:内镜能体现一个医生的动手能力,我一开始学的时候就很有兴趣,兴趣是学习的动力我是跟刘文忠教授学习胃镜的,当时练习胃镜的时候,连吃饭、走路、睡觉、上厕所,满脑子都是一步步的胃镜操作步骤的回放。我很快能熟练掌握内镜操作技术了,同时利用下班或是工作之余还在不断阅读内镜图谱,牢记各种疾病的内镜下特征性表现和形态,两三个月就学满出师、通过考核了。

唐晔:对大多数人来说,做内镜都是恐惧的,怎么安抚这些恐惧的情绪呢?

朱琦:是的,对陌生的内镜进入身体,人人都会恐惧。我自己也做过胃镜,同事动手的时候我也免不了紧张。不过如果配合得好,不要一直憋气,其实没有疼痛感的,仅有轻度恶心感。我的内镜口碑一向不错,动作会很轻柔,而且绝不会批评指责病人,碰到十分恐慌的病人,我还会开开小玩笑,我会对他说,赶紧对着显示器拍一下视频,因为常人很少有机会看到自己的胃肠出现在显示器上的,病人一放松,我们的检查工作就顺利多了(笑)。胃肠镜检查过程中,医生和病人就像同一战壕里的战友,相互配合好,才能共同完成一次完美的胃肠道检查。唐晔  普通人做胃肠镜检查的频率,应该是多久呢?朱琦 一般50岁之前一定要做一次肠胃镜,10年后再做一次。这些是体检不可或缺的,每个人都应该善待自己的身体,这既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更是对社会负责。

采访 | 唐晔

编辑 | 宣颖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朱琦,防线,肿瘤,内镜,病人,胃镜,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