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不间断的10000次按压,挽救了13天新生儿的生命

2018
10/28

+
分享
评论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
A-
A+
10月26日早上10点,甘肃华池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内,一名出生仅13天的男婴呼吸微弱、皮肤灰白、四肢冰凉,当地医生们对其进行紧急抢救,但却没有任何效果。

10月26日早上10点,甘肃华池县人民医院儿科病房内,一名出生仅13天的男婴呼吸微弱、皮肤灰白、四肢冰凉,当地医生们对其进行紧急抢救,但却没有任何效果。

正在此时,刚刚来到华池县两天,正在做上岗前准备的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援华池医疗队队员朱晓波匆匆赶来,他在对患儿进行初步检查后,迅速作出了“新生儿呼吸衰竭、休克”的判断。

“必须尽快进行气管插管,否则孩子性命不保。”朱晓波说。 

但是,由于当地的医疗条件有限,华池县人民医院中并没有一次性气管插管用具,朱晓波想起临行前曾在济南带了几套,于是立即派人去宿舍取。而正是这套看似简单的用具,为挽救这名患儿的生命带来了一线希望。

朱晓波(右二)正在为患儿进行治疗

朱晓波成功进行气管插管、复苏囊正压通气后,患儿气道得以开放,建立通气;同时他又给予多次液体复苏,纠正酸中毒,维持血压,紧急完成头颅CT、胸腹X-ray、血气等检查。在他的努力下,患儿的休克状态渐趋改善,肤色开始转红。

就在他刚刚松了一口气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医院的新生儿呼吸机不能使用!无奈之下,朱晓波只能继续为患儿行气管插管后的复苏囊正压通气,手动按压气囊,帮助患儿呼吸。

随后,朱晓波和医疗队的其他同事紧急联系有呼吸机的上级医院,对患儿进行转运。下午14点,转运开始,3个多小时的崎岖山路,朱晓波一只手紧紧怀抱着患儿,而另一只手,一直有节律地按压着复苏囊,始终保持着每分钟40-50次的频次,这一路,他整整按压了近10000次!

朱晓波正在为患儿行气管插管后的复苏囊正压通气

尽管在到达上级医院放下孩子后,朱晓波的手部酸麻得很厉害,但他并没有觉得什么,他回忆说,“当时真没感觉到累,就感觉到孩子还有救,还有希望。”

下午17点,患儿生命体征平稳地转入上级医院继续治疗,朱晓波依然没有离去,而是选择继续留下来协助指导收治医院对患儿进行救治,直到深夜才返回住处。

“现在患儿已经脱离了生命危险,正在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朱晓波说。

此次朱晓波和他的同事们对危重新生儿的抢救,是山大二院对口帮扶甘肃华池的“第一仗”。“这一仗”打的很漂亮,不仅挽救了生命,而且更温暖了人心。

据悉,这是华池县人民医院儿科接收的第1例危急重症新生儿,也是医院儿科完成的第1例气管插管,同时,新生儿使用气管插管后的复苏囊正压通气进行长途转运,也是第一次。

抢救期间,得知患儿家境情况一般,朱晓波又与山大二院其他四名医疗队员:质量管理办公室孙亮、耳鼻咽喉头颈外科贾涛、妇科于云海、产科郭萌集资1000元现金,捐给了患儿家庭。

患儿的父母激动地说:“山大二院的专家太好了,救了我的孩子,还给我们捐款,谢谢,谢谢!”

山东大学第二医院对口帮扶华池县人民医院医疗队、援子洲医疗队合影

据悉,对口帮扶工作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为加强县乡两级医疗机构建设、提升整体服务能力所采取的战略举措,是缓解农村居民看病就医问题的一项民生工程。

山大二院积极响应号召,克服困难,派出最优质的人才力量,积极与子洲、华池县人民医院对接,将“二院人”不畏艰辛、敢于奉献的精神根植西部,全心全意投入受援县人民健康事业的发展中。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新生儿,按压,挽救,朱晓波,患儿,气管,通气,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第九季擂台赛官方群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联盟 加入
  • 健康界VIP专属优惠 加入
  • 健康界药学专业社群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5秒后自动关闭

您已认证成功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