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京医院成功完成医院首例新型血流导向装置治疗脑大动脉瘤

2018
08/04

+
分享
评论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A-
A+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颅内大且复杂动脉瘤的先进技术。

家住沈阳的沙先生半个月前夜间运动后头痛,呈持续性剧烈胀痛,休息后略缓解。在外院进行头MR检查确诊为左侧颈内动脉大动脉瘤。

进退两难  

沙先生咨询了好多家医院,医生均建议用弹簧圈结合支架栓塞动脉瘤,但术后占位效应无法解除,可能遗留持续头痛。

寻求最好

最终,为了寻求更好的治疗,沙先生来到了医院第一神经外科病房喻博教授的门诊。

突破难关

通过术前脑血管造影的详细术前评估,沙先生颈内动脉床突段大动脉瘤,大小约12x13mm,喻博教授考虑应用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既可以使动脉瘤萎缩,又可以解除占位效应,缓解病人头痛症状。于是在病房主任刘云会教授的大力支持下,脑血管病组喻博教授、李新星副教授、郑健医生在郑大一附院管生教授指导下,成功完成了医院第一例应用Pipeline II代血流导向装置( 密网支架 )结合弹簧圈治疗颈内动脉大动脉瘤。手术顺利,支架贴壁良好,动脉瘤基本不显影,三个月后复查造影。术后患者神清语明,病情平稳。

血流导向装置

随着支架在颅内动脉瘤治疗中的广泛应用,颅内动脉瘤治疗理念已从传统的瘤囊内的栓塞干预转变为载瘤动脉的重建和血流重构

PED(Pipeline embolization device,PED)为代表的各种血流导向装置正是在这一新理念引导下的创新器具。直径≥10mm的颅内大型和巨大型动脉瘤相对于小型动脉瘤,应用传统的血管内介入治疗,预后较差 。      

血流导向装置的问世给该类动脉瘤的治疗带来广阔的前景。PED不同于弹簧圈栓塞,并非通过机械原理将动脉瘤腔与载瘤动脉血管腔隔绝;而是通过营造一个低流量的血液动力学状态,诱发瘤内血栓形成。      

开启新时代

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是目前国际上治疗颅内大且复杂动脉瘤的先进技术,此技术是通过改变进入动脉瘤的血流方向,同时完全修复载瘤动脉的血管内膜,从而达到彻底治愈颅内巨大复杂动脉瘤。医院神经外科脑血管病组喻博教授团队在先期开展的颅内小动脉瘤的微创介入治疗、双微导管技术在颅内复杂动脉瘤中的应用、缺血性脑血管病支架成形等工作的基础上,成功完成Pipeline血流导向装置置入术,开启了颅内巨大复杂动脉瘤治疗的新时代。

来源 | 第一神经外科病房 喻博 李新星 郑健

编辑 | 宣传工作部/李桐尧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由“健康号”用户上传、授权发布,以上内容(含文字、图片、视频)不代表健康界立场。“健康号”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如有转载、侵权等任何问题,请联系健康界(jkh@hmkx.cn)处理。
关键词:
大动脉瘤,盛京医院,首例,弹簧圈,血流,支架,导向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金额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