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诊所跨入备案时代

2019
07/09

+
分享
评论
杨瑞静 / 健康界
A-
A+
健康界从政策鼓励方向、医生执业现状、诊所运营思路等方面调查,为读者一一揭开诊所生态现状。

在中国开一家诊所有多难?恐怕要“抢”得到地盘,交得起房租,“说”得通政府,做得了运营,看得好患者。

即便如此,北京及河北地区四家儿童专科服务机构的掌舵人贾会波,依然看好诊所的发展前景。在他看来,诊所的发展,是在跟着分级诊疗的轨迹走,政策只会越来越鼓励。

就在5月13日,一项最新鼓励政策,在行业内掀起波澜。这一天,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其他四部门印发《关于开展促进诊所发展试点的意见》(下称《意见》),提出在十大城市试点,将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按照文件要求,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

这项被张强医生集团创始人张强视为“中国医改进程中的里程碑式事件”,放诸医疗行业后,医院、医生、社会资本也都相应迎来一次抉择。

在顶层设计逐步放开的背景下,各方将如何接招?健康界从政策鼓励方向、医生执业现状、诊所运营思路等方面进行调查,为读者一一揭开诊所生态现状。

审核制的复杂

回忆起开办诊所的历程,优合诊所联合创始人盛蓓脑海里只有两个字:复杂!“没有一处不复杂。”

此前,申请流程主要分为三步:申请设置审批、施工建设、注册登记。看似短短三步,盛蓓直言,其中每一步都非常繁琐,而每一步完成后,都需要对应的主管部门进行现场核验,并给出整改意见,待整改合格、完成验收后才能进行下一步程序。

“租下小区外的房子后,卫生部门先审批了2个月,消防部门审批了2个多月,环评办了3个多月,城管审批了好几周。再加上工商、税务审批,办理完差不多就一年了。” 2012年7月开始筹办诊所的李永明,直到2013年12月25日才办完工商执照,历时1年零5个月。他说,办证不是一次长跑,简直是一场长征。

诊所审批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医疗机构管理条例(2016修订)》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制图,各地实际情况或有所不同)

诊所审批流程每多拖一天,就意味着申办人多交一天房租。贾会波对此就感触尤深:“比如开诊所的选址上就有严格规定,必须先取得附近居民或同行同意、必须先租赁场地。”他说,单是从诊所位置的选择到审核通过都需要半年以上,整个流程下来,少则三四个月,多则需要一两年。辗转在各部门申请,审批人都需要分别提交一整套申报材料,“每次提交申报材料,总有材料不符合规定。”李永明不满的是,申报材料不合规的地方,工作人员为何不能一次性告知?

而相关部门在验收时,可能一天之内就能给出答复,看起来很快,但让盛蓓感到麻烦的是,“若不符合验收规定,诊所就要重新整改,甚至多次整改,这一过程的所需要的时间完全无法把握。”

选址困难、材料重复提交、整改次数不确定……在实际开办过程中,每家诊所遇到的困难都不一样。整体来看,审批慢集中出现问题的原因包括场地不合要求、基础设施没准备好、排污不达标、民意调研不合格等;另一方面,在申办过程中,或多或少会存在人为拖沓、故意刁难等现象。

备案制来了

让开办者燃起希望的,是两则通知:2018年6月公布的《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和2019年1月公布的《关于优化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根据这两个文件,二级及以下医疗机构设置审批与执业登记“两证合一”。

“二证合一”后诊所审批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关于进一步改革完善医疗机构、医师审批工作的通知》和《关于优化社会办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制图,各地实际情况或有所不同)

值得一提的是,《关于优化社会办医医疗机构跨部门审批工作的通知》提出,300平方米以下医疗机构设施不需要办理消防设计、竣工验收备案手续;对环境影响很小、不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医疗机构项目实行环境影响登记表备案管理。

很显然,对于诊所而言,国家的推动步伐越走越快。5月13日的《意见》明确,将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意见》发布一个月后,6月12日,十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要求2019年底前出台省、市、县优化社会办医跨部门联动审批实施办法。这也意味着,审批时间将再次被缩短。

按照《意见》要求,2019年9月底前,各试点城市要启动试点工作。健康界多方采访发现,关于地方性细则目前各试点城市尚在讨论阶段。但可以明确是的,诊所备案制不意味着可以随意设置,条件、标准、门槛仍然存在,不过流程和手续将明显简化。

值得借鉴的是,2017年12月1日,《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实施,至此,中医诊所开办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只需经过申请和发证两个环节。“申请人只需在办公大厅提交材料,材料合格即予以核发备案证。”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杨桦告诉健康界,只要申办人递交的房产、诊疗科目、人员资质等材料符合要求,中医诊所备案后就能开业。“中间也不需要审核消防及环评等部门的相关证书。”据杨桦介绍,中医诊所备案制甚至最快可以实现当天发证。但备案通过的诊所,未来增加诊疗项目或者更改法人时,都需要重新备案。

中医诊所备案流程

(注:健康界根据《中医诊所备案管理暂行办法》制图,各地实际情况或有所不同)

和鼓励中医诊所发展轨迹相似,按照《意见》要求,诊所设置审批改为备案制管理,举办诊所的,报所在地县(区)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备案,发放《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后,即可开展执业活动。

在此过程中,盛蓓所担忧的反复整改、验收过程,将不复存在。在贾会波看来,备案制带来的最大便利就是,压缩了办事时限。“原先走完一套流程最少3个月,甚至一年,而现在可能只需要几天。”

解开规划“死结”

其实,在想开诊所的胡柯(化名)眼中,审批流程繁琐之外,还有一个始终没有被彻底制服的拦路虎:区域卫生规划的“死结”如何解?

胡柯来自上海,是早已从体制内辞职的神经外科医生,在组建医生集团后,2017年他向当地卫生计生主管部门申请开办诊所时,得到的答复是:没有规划。

按照《医疗机构管理条例》规定,设置医疗机构必须符合区域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也就是说,要看这片区域是否有开诊所的“名额”。

即使通过医疗机构设置规划,亦有许多暗礁在前方候着:人员配置、仪器和设备配备、诊所面积……对于这些条件,《诊所基本标准》中都有明确规定。

由于医疗行业的行业特性,政府层面希望能对各个环节严格把关。然而这份苦心,从实际操作层面,也惹来了一些“专业性”的非议。

“按照规定,诊所要不小于40平方米。在一线城市,其成本很高,十平米就不能看病?”

“一个医生,难道不知道要配置哪些医疗设备?”

……

其实,对于诊所的规划限制方面,政策其实早已“松绑”。2017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社会力量提供多层次多样化医疗服务的意见》,明确个体诊所设置不受规划布局限制。但因发展轨迹不一,这一鼓励措施尚未在所有地区同步。

此次发布的《意见》中再次明确,医疗机构设置规划对诊所不作限制。这也意味着,各地根据新的意见制定细则后,开办诊所均不应再出现“等名额”的情况。这相当于从根本上解开了“设置规划”的死结。

与此同时,《意见》还明确指出,调整诊所基本标准,从重点审核设备设施等硬件调整为注重对医师资质和能力的审核。

考验医生“真本事”

诊所数量增长统计表(2014-2018年)

过去几年,尽管在诸多层面仍感到受限,但数据显示,诊所以每年至少7000家的数量在增长。而诊所备案制的新政刚刚出台,北京市朝阳区卫生健康委就已经收到5份诊所开办申请材料。可以预见,在政府层面主动松绑后,诊所数量的爆发式增长周期已在眼前。

备案制无疑吸引更多医生进入市场,但同时更考验医生“真本事”。

《意见》明确,鼓励在医疗机构执业满5年,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的医师,全职或兼职开办专科诊所。而在原卫生部2010年发布的《诊所基本标准》中,对于开办诊所医生的要求是,取得执业医师资格并在医疗、保健机构中执业满5年。其中并未要求医生开办诊所需取得中级及以上职称资格。由此可见,《意见》提高了开办诊所医生的资质和能力要求。

“由抓设备转变到抓人,国家卫生健康委对诊所的事后监管一定会更严。”看过文件后,张强对未来趋势发展,有了初步判断。

张强所指的“趋势”着实明了。《意见》指出,诊所要建立信息系统记录诊疗信息,卫生健康行政部门要将诊所纳入医疗质量控制体系,实现实时监管;同时,《意见》鼓励试点城市创新思路,将诊所开办状况作为诊所主要负责人个人诚信记录纳入个人诚信体系,建立联合惩戒长效机制。

这些迹象表明,诊所审核监管重点已经转移到人员资质与技术服务能力上。

那么,在破解“一管就死”的同时,如何避免“一放就乱”?采访中有诊所从业者向健康界表示:诊所放开过快,容易产生医疗质量参差,甚至恶性竞争。对此,张强则认为竞争是件好事:“患者始终会追求更好的服务,能力不足的医疗机构会被淘汰。”

从顶层设计开始,医生开诊所的政策约束已被逐步解除,张强研判,诊所会大量崛起。在此过程中,如何持续监督诊所的医疗服务质量,是卫生健康部门首要任务。

兼职?医院不让

在顶层设计逐步放开的背景下,院长和医生又将如何接招?

健康界和杨雪接触时,她正竞聘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大内科主任。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有开诊所的想法,却始终无法实施。

她所在医院的医生,只有一个状态:随时待命。“除了科主任,医生几乎天天被扣在医院。”忙碌的工作,让她无暇考虑去其他诊所接诊。

像杨雪一样想要兼职开诊所的人,并不是没有。但“心动的有,行动的不多”,北京一家三级医院的院长童亮回复健康界,目前为止,该院没有医生公开申请兼职开诊所。而在杨雪看来,就算是身在国内公认最好医院的医生,也只敢私下开诊所,不敢做大,“一旦被医院知道,就会被处理。”

归根结底,院长不希望自家辛苦培养的医生“流外人田”。江苏某三甲医院前任院长曾明确表示,不希望医生把太多精力放到外面,“要不然,我为什么要养你?”这一态度背后,是医院对医生多点执业后影响医疗质量的担忧。“人的精力有限,医生兼职办诊所对本院患者的诊治不利。”童亮说。

也有院长提到,医生兼职开诊所,其供职医院无形中成为“品牌背书”,一旦出现问题,医院形象会受影响。

院长们一方面担心骨干医生“墙外香”,造成核心技术力量空洞化,另一方面担心患者被分流。北京一家三甲医院主任医生就曾因“分流患者”被免职,医院给的原因是:将患者转到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民营医疗机构检查、治疗。

“大量优秀的医生主动受聘到外部,把患者分流到签约的民营医院去,院长们就会紧张。”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原院长段涛曾向媒体表示。

担任院长期间,他的做法是,规定医生一周内有1~1.5天的时间可以多点执业。前提是,医生要完成院内本职工作。这一前提,几乎成为所有公立医院院长共识。

但对这一前提,部分医院会设置过多“软门槛”,让医生无法从院内本职工作中抽身。比如考核医生在岗时间、频繁开会、限制多点执业医生比例、安排大量科研和临床任务等。“这些任务全部加在一起,几乎让你没有精力再去想开诊所的事儿。”北京一家三甲医院副主任医师向健康界透露,他的师兄想在另一家医院执业,甚至无法从本院要到注册多点执业时必须填写的激活码。

一种试验:就业双轨制

一方面是政策鼓励医生多点执业,一方面是公立医院普遍不愿意放人。

对于院长们的这一态度,在接受健康界专访时,上海市卫生健康委主任邬惊雷就表示“无可厚非”:“因为从公立医院来看,医生的身份就是一名全职医生。”然而,从社会契约精神来考虑,将来医生更多地是社会人的身份。

担任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期间,当科室主任提出多点执业时,邬惊雷会要求科室一正两副负责人中,必须保证周末至少有一人在岗。这就是用工合同管理,“上海的做法更强调聘用合同管理,或者说用工合同管理,就是合同上写明医生的待遇、工作要求、所有的责任和义务。”

用工合同管理,就是上海提出的解决办法。2018年7月24日,上海出台健康服务业50条,明确提出医生就业的双轨制:全职和兼职。文件要求,在公立医院推行全职、兼职等不同的医师执业方式,公立医院依据劳动人事合同对兼职医师的执业行为进行管理。

也就是说,医生在签订劳动合同时,就要明确选择全职还是兼职。健康服务业50条刚发布后,邬惊雷就向健康界表示:“上海的做法是希望医生多点执业要留下‘痕迹’,以便于政府更好地规范医疗行为。”

显然,这对管理者如何布局医生资源、如何通过合理运营提升效率层面,提出更高要求。

辞职?医生敢不敢

兼职的道路颇多荆棘,医生想开诊所还有第二条路——从目前所在医院辞职。

然而,纠结了许久,杨雪还是没有勇气提出辞职。“离开医院,也就等同于离开‘学术舞台’,离开了主流的学术界。”杨雪担忧的是,开诊所后,自己做学术、搞科研就会变得很被动,在学术层面几乎再无上升空间。

一方面,中大型公立医院内科教研全面开展,患者数量多,是医生成长的最好土壤。另一方面,国内多数学术协会的金字塔尖资源集中在公立医院,由院内专家在协会任职。医生离开公立医院,游离在这一群体之外,难免会被排斥。

医生担忧的是,离开科研一线,是否就意味着职称晋升的通道也被“关闭”?

实际上,在职称晋升上,国家早已为他们打开通道,“甚至非公医疗机构的医生比公立医院医生更容易晋升。”张强这一判断,源自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在6月12日发布的《关于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的意见》,其中明确社会办医专业技术人员与公立医疗机构专业技术人员一样同等参与职称评审,且不受岗位比例限制。同时,医师申报临床类高级职称时,对外语成绩不作统一要求,对论文、科研等不作硬性规定,侧重评价临床工作能力和服务质量。

在采访中健康界发现,类似和睦家医疗在内的非公医疗机构,已经在为医生提供外出学习和内部培训机会,以便于医生更快成长。

而对于想要攻克科研难关的医生,张强并不建议他们开办诊所。“诊所注重的是医生的临床能力,而不是看他发了几篇文章。”每个人精力有限,张强认为,开办诊所后医生的精力应该首要放在提升患者满意度上。就算是在被誉为“全世界最好医院”的梅奥诊所,临床医生也只专注于临床工作。

但这并不是说诊所医生的科研之路被完全堵死。医生科研工作分为基础科研和临床科研。其中基础科研必须在实验室内完成,对实验室和相应配套设施要较高要求,以诊所的设置标准无法满足。

而临床科研则不受限制。临床研究要建立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对此,张强表示:“只要患者数量多,医生就可以总结临床病例,发表论文。”

运营?医生还不熟

除了科研和职称,杨雪没有直接向健康界说明的,是身份认同问题。她的同行、副主任医师李磊就明确表示,很难跨过心理关,“如果开诊所,从身份和保障上,自己会感觉没有依靠。家里人觉得我未必会轻松,因为我只会给人看病。”

这就是让杨雪和李磊们不敢提出辞职的另一原因——如何做好管理和运营。

在中国,多数患者的就医习惯是,先选医院,再选医生。除了金字塔尖的医生,以及一些“网红”医生可以自带流量外,在脱离公立医院招牌后,如何获得患者的信任,对医生来说是很大挑战。

医生们要面临的挑战还有成本控制、财务及法务的沟通等,这些事务甚至成为一些先行者的“梦魇”。

吴惠是国内顶尖公立医院的科室副主任,与此同时他还是一家民营医疗机构的隐形小股东和运营管理者。“半下海”近三年,他有无数次在失眠时,问自己是否还要继续,“你要养活别人,要自己面对市场,要协调和其他股东的关系,要为流水负责,要为一起合作的医生着想。”小到公司装修的选材、合同措辞,大到押账催款和医疗纠纷,几乎耗尽他的精力。三年多的时间,他的科研几乎是停滞的,而且要拿出在公立医院的收入填补窟窿。

即便如此,吴惠也没有想过要全职“下海”。对于从公立医院“断奶”后,是否能生存,他还没有把握。

从他三年多的实践看来,目前市场上极度稀缺民营医疗机构管理者,“这个人要非常懂市场、渠道、营收,同时还要有医疗运营经验”。因为标准过高,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民营机构投资从极热趋冷,“大量投资者买了医院,却没有人会管”。

投资?偏爱网红

“学术难做”“患者不来”“收入不够”,很显然,医生对于自己独立后的生存能力尚信心不足。与他们相比,更有勇气面对市场的,多数是人们口中的网红医生。

“网红医生有个人IP意识,可以自带流量。”一位资深医疗投资人说,简单理解,他们可以自带“一批又一批”的患者。但在投资者眼中,“网红”医生也是有区别的。在他看来,坐拥微博几百万粉丝的“急诊女超人于莺”有很好的IP,但不一定能自带流量,这是因为她的专科不属于市场化消费型。

他认为,口腔,医美(尤其是皮美),眼视光,儿科(主要儿内),中医(部分),康复(运动康复等)等专科,才是市场更容易消化的方向。

医生是否懂运营,或者是否有运营团队,也是投资者的核心考量。“我们在乎的是,医院运营模式能否被复制,能否向连锁化发展。”一家公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健康界。

当然,对于医生的综合能力考量,还和诊所的定位和功能直接相关。

作为过来人,北京美和眼科诊所院长于刚则认为,想要开诊所的医生,还要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逐渐掌握以下技能:懂市场、懂网络、懂税法、懂政策、懂医疗、懂创新、懂人情世故……“创业者必须有管理经验,除此之外还要敢于拥抱失败。”

对医保“暧昧”的诊所

除了足够的心理准备,当诊所开始运营时,医生又应该寻找哪些资源?比如是否应主动对接医保?

在开业两个多月后,位于杭州的一家主打创新型基层连锁诊所开通了医保。

作为一家诊所,他们进医保的过程相当顺利。这源于杭州对医保的申请准入政策相当开放。“只要主动申请,杭州的诊所几乎都能被纳入医保定点。”该诊所合伙人刘烨告诉健康界。

而在其他地区,进入医保的诊所寥寥无几。“之所以差异这么大,是因为各地医保基金承受能力不一样。”刘烨说。在杭州,一个诊所的报销比例就能达到85%,“这个力度,恐怕很多三甲医院都比不了。”

出人意料的是,即便对杭州医保报销力度相当满意,但刘烨却对加入医保定点一事,没有太多兴奋。

在杭州有医保也几乎成为每家诊所的标配。在这种大环境下,刘烨只有“入乡随俗”,才能和其他诊所站到同一起跑线上。

然而,如果能选择的话,他对进医保的期待并不是很大。

“进医保不一定是好事,诊所也有因医保亏钱的时候。”刘烨举例说,当药品进价高于医保定价时,诊所这一批药就要赔钱卖给患者。

对于这一“亏钱”现象,南开大学卫生经济与医疗保障研究中心主任朱铭来解释道:“诊所加入医保定点后,将会受到药占比的限制,药品品规、医疗费用价格等,都会被明确做出规定。”整体来看,诊所的自主定价权就会相对减小。

张强医生集团投资运营的外科诊所就没有申请纳入医保。绝大多数地方医保报销制度“重住院、轻门诊”,即收入院才能报销。而其外科诊所,推行的是日间手术模式。“我们希望患者能不住院就不住院。这是未来医疗趋势,或许跟现在医保报销方向不太合拍。”张强说。

总的来看,大城市的诊所对医保的态度十分暧昧:吃了医保能锦上添花,但不吃医保更为自由自在。

而对于很多身处基层的诊所来说,能拿到医保,或许便相当于拥有了服务大量基层患者的“进门证”。医保患者会选择到诊所中去解决身体遇到的小问题,诊所也能因此获得更多的诊疗人数。

医保也“看人下菜碟”

不同于诊所的“暧昧”,一些地区医保对诊所的态度又表现得略微“冷淡”。按照北京市原副市长丁向阳的话,医保会看“公私属性下菜碟”。

公立医院自打出生起,就是内定医保定点。这源于公立医院的责任之一是提供基本医疗服务,保障基本医疗服务的医保天然要覆盖到公立医院身上。

相比之下,诊所被视为基本医疗服务的补充,只是为有需求患者提供更多选择。抱着这种想法,相关部门拒绝诊所进医保的态度也就不难理解。

然而这种“思维定势”,已经不适用于目前形势。5月13日,国家卫生健康委联合其他四部门印发的《意见》中,强调诊所的功能定位是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诊疗服务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按照文件中的提法,基本医疗也是诊所设立的出发点之一。所以《意见》要求医保对诊所“一视同仁”,支持其按照规定纳入医保定点范围。

虽然政策方面一直给予支持,然而被视为市场行为的诊所运营,也被要求不能一直走政策“捷径”。朱铭来认为,是否要全面放开诊所进医保的限制,最终还是要看患者需求,政府应顺其自然。

《意见》公布后,健康界就诊所申请纳入医保相关问题询问时,北京市丰台区医疗保险事务管理中心相关负责人的回复是,我们还没有收到通知,目前也尚未听说。

诊所与家庭医生

被医保“冷淡”对待同时,诊所却与另一买家“看对了眼”。

《意见》鼓励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将符合条件的诊所纳入可以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医疗机构范围,通过提供个性化签约服务,进一步满足居民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

一个月后,十部门联合发文,对这一动作给出时间限定。6月12日,《关于印发促进社会办医持续健康规范发展意见的通知》发布,要求各地要2019年底前制定政府购买医疗卫生服务实施办法。

当听到要政府要购买诊所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时,盛蓓的语气中流露中惊喜:“我们很希望能对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一直以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承担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主力之一。北京一家公办民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相关负责人告诉健康界,他们承担附近居民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在他的介绍中,医疗机构想要申请承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相对容易,其中具备全科医生是重点条件。“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一般需要一个团队共同提供,有医生和护士,全科医生为主。”120元/人/年,是区卫生健康委下属社区卫生管理中心给出的报酬。

对于这一价格,盛蓓表示可以接受。“每人每年100~200元的签约费我们可以接,但还需要进一步设计方案,毕竟价格不同,我们能提供的服务也不同。”

诊所的定价,一般都基于其成本,留出利润空间。那么一家诊所的运营成本究竟有多少?

从贾会波所列的财务模型看,一个1000平米左右的门诊部,包括房租、水电费、物业费等在内的每年固定开支在150万左右,员工工资开支在200万左右,平均下来每月成本在20万到30万之间。

每人每年100~200元的签约费,与每月20~30万的成本之间,看似有很大距离。但对于接手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诊所也做好了“不挣反贴钱”的准备。他们更看重的是,家庭医生服务可以作为一个获客入口,让附近居民走进来,形成口碑宣传,吸引更多用户。“这对诊所未来方向是有好处的,能够引流患者,这才是最利好的方面。”刘烨说。

其实无论是申请进医保还是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诊所的目标一直都是服务好患者。

患者想要什么?

当孩子咳嗽时,刘若会独自步行去小区内几十米远的中西医诊所,请医生开孩子常用的一种感冒药。

但这一次,看到孩子发烧伴随呕吐,她抱起孩子去了一家只有几分钟车程的西医诊所。“这次孩子病得重,必须去一家好诊所。这家大夫技术好,附近的人都来这看。”

与此同时,在北京丰台区镇国寺北街上的一家儿科诊所里,另一位妈妈正抱着孩子等待就诊。“我认识这儿的大夫,他是从大医院出来的,很细致。”

她身处的儿科诊所一共有三层,其多数坐诊医生出身自北京三甲医院。一层大大小小诊室有4~5个,诊室与诊室之间相邻紧密。二层眼科外聚集的患者最多。和眼科相隔一道楼梯的是两三个科室大小的大输液室,室内4~5排蓝色铁质无靠背凳子相连。即使是让人昏昏欲睡的大中午,大厅里仍有三两人在坐着输液。

地下一层是中医推拿室。“推拿是我们诊所里最受欢迎的项目。”诊所负责人告诉健康界。

据介绍,该诊所的患者来源,主要有三部分:专门来拿药的患者占30%;希望通过坐诊专家介绍到医院做下一步诊疗的患者占10%;余下基本是患有常见病的患者。

四川大学华西公共卫生学院健康与社会行为学系一项调查研究中指出,市区中,因为“技术高”而选择私人诊所的患者比例最高,其就医选择更趋理智。上述诊所正是瞄准这一点,“对症下药”。纵观该诊所运营战略,用平价便利,从公立医院中突围;用名医,从非公医疗机构中拔得头筹;用更加精细的药品种类,“打败”药店。

调研中,农村地区因为“价格合理”而选择其他医疗机构的比例则高于诊所。经济,或是影响农村患者就医行为的重要因素。

值得一提的是,患者因为“定点单位”的原因选择私人诊所的比例较低,市区患者占2. 7%,农村地区患者占 14. 0%。

由此看来,想要吸引患者,诊所的诊疗能力还是第一位。

因为一纸文件,处于中国医疗网络最末端的诊所,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在分级诊疗的逐步落实中,基层医疗服务模式随之改变,诊所作为一支重要力量正在迅速崛起。在这条越走越宽的道路上,谁的模式能被追逐模仿?让我们拭目以待。

(文中胡柯、杨雪、李磊、童亮、吴惠、刘烨皆为化名)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小诊所,备案,诊所,医生,医疗,医保,医院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全国医院擂台赛(第八季) 加入
  • 中国医院管理奖(第七季) 加入
  • 中国研究型医院评价遴选 加入
  • 医健企业伴飞计划 加入
  • 手术室精益管理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提示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
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

忽略 去看看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

已收到您的咨询诉求 我们会尽快联系您

添加微信客服 快速领取解决方案 您还可以去留言您想解决的问题
去留言
立即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