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华拆分不断 巨头业务剥离或是国内企业发展良机

2018
09/12

+
分享
评论
吴慧玲 / 健康界
A-
A+
诺华全球首席执行官万思瀚强调,诺华将“转型为更专注的医药公司”。

上周末,瑞士制药巨头诺华宣布将旗下仿制药单元山德士在美国的皮肤科业务及仿制口服固体制剂资产作价10亿美元出售给印度仿制药商阿拉宾度的美国子公司Aurobindo Pharma USA,Inc.。

近日,外媒biospace网站又爆出,诺华已将旗下囊性纤维化(下称CF)产品组合作价4.63亿美元出售给美国仿制药商迈兰,这些产品中包括TOBI Podhaler®和TOBI® solution。其中,TOBI Podhaler®在美国市场于2012年获批,在欧洲市场于2011年获批,用于治疗CF患者绿脓杆菌感染。

对于诺华的拆分和剥离,其现任全球首席执行官万思瀚(Vas Narasimhan)强调,诺华将“转型为更专注的医药公司”。

诺华2024年或成全球最大药企

在多次“大瘦身”之后,诺华将来发展如何?药物市场预测公司Evaluate Pharma在BIO2018发布的报告《WorldPreview2018,Outlookto2024》指出:诺华将在2024年超越辉瑞和罗氏,以532亿美元的营收成为全球最大的处方药企业

有关分析师指出,预期诺华2024年仅有3个销售过10亿美元的品种能够进入TOP50榜单。之所以能登上老大宝座,主要原因是其涵盖多样化的创新药物组合以及生物类似药、仿制药等丰富的产品管线,譬如有至少12款产品的销售额将超过5亿美元。

可见,诺华在创新药领域下得一手好棋。在过去的近二十年中,诺华一直以创新药、并购闻名于世,并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诺华本身就是通过并购成长的公司,未来的创新药物发展仍将是诺华的主要增长点。”医药战略咨询机构Latitude Health创始人赵衡如是说。

诺华集团首席执行官江慕忠表示,未来诺华仍需要通过并购以进一步扩充产品研发线,包括创新药、非专利药、特别是生物仿制药,以及医疗保健领域等领域。诺华为巩固自身在新兴技术领域保持领先地位,还进行了诸多相关战略投资。

今年8月,来自诺华和吉利德的两款CAR-T细胞疗法Kymriah和Yescarta已在欧盟监管方面同时传来喜讯。此外,此两款药品已于2017年陆续获得FDA的上市批准,并由此开启了CAR-T的商业化道路,推动了着本土相关企业加速布局CAR-T市场。

此外,诺华还认为,数字技术正在改变医疗保健行业,影响从药物研发到医生为患者提供诊疗的全流程,比如传感器的应用正在帮助研究人员和医生手机更多患者对治疗的反馈,以获得更精准的治疗。诺华2018年的重要策略之一就是推动数字化转型,并巩固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地位。

诺华在去年6月与IBM Watson Health达成合作,用人工智能技术来改善乳腺癌治疗方案。稍早之前的几个月,诺华与以肿瘤学数据分析为核心的Cota Healthcare也进行了类似的合作。

其实,创新药企业的“魔法”其实非常简单,找到一种新药,并迅速将其商业化。而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找到”新药的速度,以及商业化的能力。

在生物技术、基因编辑、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推动之下,“找到”新的化合物和商业化的方式正在变化。诺华希望能够适应这种变化,并维持其在医疗保健领域的优势地位,数字化转型是诺华的重要方向,这一理念也已深入诺华的研发、临床、患者服务等各个环节,正在等待开花结果。

不断瘦身减负 更加聚焦主业

从诺华近期的拆分、剥离表现看来,无疑是为了更专注医药创新领域,而剥离非核心资产。“被诺华剥离的业务主要是增长放缓且市场发展前景较弱,剥离拖累盈利的公司有助于推高利润从而保持股价。”同时赵衡还表示,诺华聚焦的主业还是集中在高利润的新药上。

今年2月初,当万思瀚出任诺华首席执行官之际,就已经开始做出重大改变。第一个决定便是将该公司与葛兰素史克的消费者医疗合资公司中的36.5%的股份作价130亿美元出售给葛兰素史克。诺华表示,将专注于创新实力和全球规模的三大领先业务,即制药、眼科保健和OTC。

之后,诺华又开始拆分。今年6月下旬,诺华决定将其爱尔康眼科护理业务拆分为一家独立公司。诺华当时收购爱尔康是为了支撑整个公司的发展,现在的拆分则是由于眼科盈利进入衰退期,所以拆分爱尔康也就顺理成章。

此外,诺华宣布退出抗生素领域也是基于同样的战略思想。今年7月,诺华宣布将终止抗生素、抗病毒药物的早期研发,并裁员140人。诺华表示,虽然这些项目的科学基础很坚实,但因资源有限,诺华决定聚焦在能更好地改善病人健康的领域。

对于上周,诺华出售的美国山德士公司的部分业务。万思瀚在今年7月就曾表示,公司正在从多个方面评估山德士在美国业务,该业务受到价格下跌和竞争加剧的打击。此次资产出售,将支持山德士聚焦于更复杂的仿制版、增值药物和生物仿制药,以实现美国市场长期可持续有利增长。

同时,对于近日外媒曝出的诺华出售呼吸产品组合给仿制药商迈兰的事件,也可追溯到7月。迈兰曾在8月公布的季度财务报告中曾称,已于7月底与一家未具名的公司签订了一些资产收购的协议,现在猜想便知此公司为诺华。

诺华在成为更专注的医药公司的路上,毫不犹豫的通过出售非核心资产,以聚焦主业务,实现“大瘦身”。对此,业内人士认为,诺华近几年来业绩增长遇到瓶颈,公司需要通过剥离竞争力不强的部门,将中坚力量集中于核心部门从而缓解业绩压力。

“别人非核心业务的剥离,未尝不能成为我们的饕餮大餐。”北京时代方略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市场研究总监高岩表示,中国企业正在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医药行业的资源配置当中,国际巨头的业务剥离与整合或许能给国内企业带来机会。

此外,高岩还补充说道,从国际产业布局来看,国内企业纷纷采取走出去战略,但是在国外并没有完成的研发体系,或者产品体系,靠自建团队不切实际。巨头的非核心业务单元体系完备且规模价格适中,是中国企业走出去,“买船出海”的理想标的

印度阿拉宾度的美国子公司Aurobindo Pharma USA,Inc.购买山德士产品线,就是典型的双赢模式。完成收购后,按处方量计算,Aurobindo Pharma USA,Inc.将成为美国第二大仿制药企业,同时也将成为美国第二大皮肤科公司。通过这笔交易,不但Aurobindo Pharma USA,Inc.产品线更完整,山德士也实现了业务重点的调整。

这种双赢的模式,或许对中国药企的发展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岩认为,“制药巨头原研药的产品线还在,国内优秀企业的营销能力便有了用武之地。”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良机,诺华,巨头,Pharma,山德士,企业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