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黎介寿:全世界研究肠子时间最长的人

2016
07/29

+
分享
评论
吴庆敏 / 健康界
A-
A+

黎介寿凭着“一根肠子走到底”的劲头,从肠缺血、肠外瘘开始,继而延展到短肠综合征、肠移植、肠黏膜干细胞移植等课题,为患者撑起一把生命之伞。

星期二,早上8:00,南京总医院,黎介寿带领着一群医生查房;10:00,他仍带领着一群医生穿梭在病房……

谁会想到他是一位93岁高龄的老人。

此时的他应该安享晚年,而他却仍坚持工作,像一个全职医生那样,他的动力来自哪里?他的身上有着怎样的故事?

被动学医

谈到自己为何走上从医这条道路时,黎介寿毫无保留地讲述了他的经历。1924年出生的他,初中、高中都是在战火中度过的。后来他以同等学历考取大学。

“那时我们可以同时报考好几所大学。”黎介寿报考了机械和医学。黎介寿告诉健康界,他最想学的是机械,但事与愿违40年代初,战火将中国分成两部分,交通堵塞,没办法,他只好选择了医学。“那时学医条件很苦,点着油灯,在食堂里上课。”

“即使学了医,我还是没有发自内心的喜欢。”黎介寿回忆道,“直到1948年来南京实习的时候,接触了病人,了解了他们的痛苦,觉得医生应该对病人负责。”从此他的心系在了病人身上,并一头扎进医学。

与肠子结缘

谈起与肠子的结缘,黎介寿娓娓道来。

1962年,黎介寿在外科做轮转医生。一次,科里收了一名12岁的患者,这名患者肠子扭转,没有血供。科主任在做手术时发现肠子都是黑的,束手无策,于是把科里所有医生都召集起来,商量对策。

黎介寿平日最大的爱好就是读书,他想起自己曾在一本杂志上看过一篇文章,其中写到,有一种药,可以让血管扩张,但这种药从来没有用在肠子上。当黎介寿把想法提出来后,得到了科主任的同意。用药后,奇迹出现了,肠子颜色恢复了正常。科主任于是就把这名患者交到黎介寿手里。

在治疗这位患者期间,黎介寿告诉健康界,他遇到了好多问题,如肠粘膜、肠子营养的供给……“那时医疗水平有限,遇到了问题只能硬着头皮上,想办法解决。”黎介寿一边治疗,一边给自己充电,泡图书馆、查资料。

就这样,黎介寿治好了患者,同时积累了对肠子治疗的经验。

让他更系统、更深入地研究肠瘘是发生在文革期间的一件事情。

一位部队干部外伤,脾脏破裂,脾切除后四天,出现腹腔积血,腹膜炎症,肠子不通并发症。“我们请来了北京协和医院、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专家会诊,但当时不知道肠子和腹膜黏在一起,一刀下去,肠子出现四个洞,变成了肠瘘。”

黎介寿用四年的时间治好了这位患者。

与肠子的这份缘分,伴随了黎介寿的整个职业生涯。

一根肠子走到底

1971年,从4张床位起家,黎介寿成立了普通外科肠外瘘治疗组,专门治疗肠瘘。

在治疗期间,肠营养如何供给是困扰黎介寿的一大难题。为解决这一难题,黎介寿日夜守在病人床边,收集肠液,与食物匀浆混合后,再从瘘管处回灌,并收集粪便样本送检,但这种治疗方法效果并不好。

一次,黎介寿从外文杂志上看到一篇有关“静脉高营养”的文章,受到启发,他大胆提出“肠营养支持”治疗理念并付诸实际。如今,“肠营养支持疗法”为主的肠瘘系列疗法,广泛应用于重症胰腺炎、短肠综合征等治疗,成为全球医学发展的方向之一。

1994年,黎介寿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

2003年4月,他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

2003年10月,他进行亲体供肠肠移植,从而完成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

黎介寿凭着“一根肠子走到底”的劲头,从肠缺血、肠外瘘开始,继而延展到短肠综合征、肠移植、肠黏膜干细胞移植等课题,为患者撑起一把生命之伞。2010年,他带领他的团队的创新性研究成果“肠功能障碍的治疗”获得了国际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黎介寿也收获了荣誉--肠外瘘治疗的创始人、临床营养支持的奠基人、亚洲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的开拓者。

引路人

八十年代,黎介寿出国考察学习,国外医疗让他大开眼界,也让他看到了差距。回国后,他鼓励他的学生多出国学习、深造。

出国是有条件的,必须做到副主任医师,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可以。这又是为什么呢?黎介寿给出了答案:“医学是一个特殊的行业,如果大学一毕业出国,没有临床经验,即使出国了学到的还是理论知识,价值不大。有了一定的临床基础,出国学习,更知晓自己的短板,也能更好地系统学习。”黎介寿认为,有了临床经验,再加上国外系统的学习,进步空间很大。学成归国,也能担当大任。

“传道、授业、解惑”,为人师最基本功。在研究所,他倡导“分组不分科”。每个组都有自身的特点,但学习、重病人的讨论都在一起。这样的培养机制,让医生都成为了多面手。

研究所还有一条不成文的规定,每周五医生学习。医院是最忙的,还专门拿出一天来学习,这似乎让人很难理解。黎介寿告诉健康界,不跟上学术的发展,课题如何突破?业务如何提升?

在这里,健康界不得不提一件事。采访前,黎介寿要加一个问题,他想谈谈对年轻医生的建议。“现在的医院体制还需改进,需要给年轻医生更大空间。”当健康界抛出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因为种种原因,现在很多医生改行,或者不学医”时,黎介寿表情凝重:“医学离人最近,跟人的生老病死打交道,虽然现在大家对医生的评价并不太高,但我坚信医学是需要发展的,也还会有人选择学医。”

研究所还联合了南京大学医学院、南京医科大学等几所大学建立了互相交流的机制。这几所大学在每年博士答辩时聚集在一起,互相交流。都说同行是冤家,而黎介寿却不这么认为,他觉得只有互相交流,互相借鉴,才能更好地利于医学的发展。黎介寿一直持有这样的观点,选题必须从临床中来。正是这样的高要求,在每年答辩时,研究所的博士答辩都会得到答辩委员会的高度评价。黎介寿说:“如果只是单纯地为做课题而课题,那么研究的价值就不大。”

晚年坚持学习

晚上7点--8点,新闻、焦点访谈;8点--10点,学习。

这是黎介寿多年养成的习惯。“在查房时总会遇到解决不了的问题,那么晚上就把它解决掉,这样第二天就可以在查房时对病人有所交代。”

黎介寿告诉健康界,由于眼睛不怎么好,不怎么看纸质书籍了,现在主要是上网学习。“网上资料太多了,也太齐全了,查找起来非常方便,不像我年轻那会,要查个资料,得去图书馆一点一点找。”

对于1924年生人的他, 上网学习也是一种时髦。

后记:

采访完黎介寿,已接近中午。此时的南京天阴阴的,窗外的梧桐树枝叶繁茂。

在采访中,有一点让笔者很感动,黎介寿多次强调自己只是一名外科医生。当聊到医患这一话题时,他谈了自己的看法,只要你心里有病人,对病人好,病人会感受到的,也会理解的。多么质朴的一句话!

怀有一颗赤子之心的人才会走得更远,黎介寿亦是。

人物简介:

黎介寿:国际著名普通外科专家、医学教育家、中国工程院院士、香港外科医学院荣誉院士、博士生导师、博士后联系导师。现任南京军区南京总医院副院长,南京大学临床学院副院长,解放军普通外科研究所所长等职。1994年完成了亚洲第一例人同种异体小肠移植术,2003年4月又完成了亚洲首例肝肠联合移植、10月进行亲体供肠肠移植,从而完成了对肠功能障碍的系列研究。擅长腹部外科,尤其对治疗肠外瘘、短肠综合症等复杂疑难疾病与危重病人有丰富的经验与卓越效果,对临床营养支持有深入研究,甚称全国之最。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黎介寿,肠子,大医,医生,医学,营养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