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之道|杨希川:门诊只能治少数 写科普却能造福万千

2016
07/05

+
分享
评论
李子君 / 健康界
A-
A+
杨希川在新浪微博认证名字为“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只做一件事--写科普文章,文章阅读量经常突破10万。用他的话说,在门诊每次只能救治一人,而写科普文章却能造福万千患者。

百度搜索“杨希川”三个字,弹出结果的基本为科普文章。究竟是什么让这位三甲医院一号难求的大专家如此热衷于写科普,甚至将此当作一项使命呢?

杨希川是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擅长于皮肤肿瘤、脱发及痤疮等疾病的诊治,目前任中国医师协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皮肤病理学委员会主委等职。

因为是皮肤科领域全国知名的“大牛”医生,每天想找杨希川加号的患者,比成功挂号的人还要多。但对于加号这事,杨希川瘦削的身体里装着一颗倔强的心--很少加号。他希望用科普文章做好患者教育,让他们远离那些坑人的治病“陷阱”,也减少来门诊就医的奔波次数。

自2014年6月起,杨希川就在新浪微博开写,认证名字为“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相比众多医生大V喜欢针砭时弊、探讨医患关系不同,杨希川在微博中几乎只做一件事--写科普文章。如果结合热点事件或被大V转发,文章阅读量经常突破10万。用他的话说,在门诊每次只能救治一人,而写科普文章却能造福万千患者。

记者访谈结束时的直观感受是,这名医生有料又有趣。

痴迷皮肤科 源起一次多学科会诊

1991年,刚满22岁的杨希川还是一名第四军医大学的学生。那时尚未分科。从小痴迷医学的杨希川,对每一个专科都表现出浓厚的兴趣,而最终让他选择皮肤科作为终生付出的学科,源于他在医院实习期间的一次多学科会诊。

当时,全院为一名患有系统性疾病的患者组织一次多学科会诊。该患者鼻窦中长有很多结节,呼吸困难,伴有肾衰竭,并长有皮疹。当天,医院肾内科、呼吸科、神经内科、皮肤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医生参与会诊。10余名医生你一言我一语讨论这个病例,却无法给患者做出最终的诊断结果。

就像武侠片里惯用场景:当各方陷入焦灼状态时,总会有一名武艺超群的大侠突然走出来,轻松挥几下手便力挽狂澜,瞬间平息这场鏖战。就在那场病例讨论中,这位“大侠”就是一名皮肤科专家。他只是认真看了看患者身上呈现的皮疹,就基本确定这是一名韦格纳肉芽肿患者。这种疾病属于血管炎的一种。最终的检验结果,证实了这名皮肤科专家的判断,患者立即获得正确的治疗,转危为安。

这一切,被当时还是菜鸟实习生的杨希川看在眼里,顿时,对皮肤科医生的膜拜油然而生,随即做出影响自己一生的重要决定:愿为皮肤病患者的诊治终生努力。

“人体皮肤会为疾病的寻找提供重要线索,皮肤科医生不像其他科室那样常常需要借助影像学、化验结果指标等去判断病情,皮肤病的诊治更加直观。大多数时候,医生只要观察皮肤就能判断疾病,再通过检查其他系统来证实自己的判断。”杨希川谈起无比热爱的皮肤学科,显得十分自豪。

倔强医生每天只放40多个号

如今,杨希川已是国内皮肤科知名专家,从事皮肤疑难杂症诊治已有20多年。只要没有外出开会,他就会每天早上准时来到医院出门诊,下午的时间则安排给科研。

患者挂上杨希川的号绝非易事,无论是现场挂号,还是网上预约,他的号总被“秒掉”。不过,杨希川始终坚持限号诊疗,每天只放40多个号。因为他坚信,太短的问诊时间,无法把病情了解清楚。在诊疗质量与数量之间,杨希川选择质量。

貌似“倔强”的外表下面,杨希川拥有一颗柔软的内心。

由于皮肤病诊治的特殊性,很多皮肤病并不能根治,只能控制,也正是源于此,杨希川与不少患者成为一见面先寒暄几句的老熟人。很多患者逢年过节,总不忘给他发来祝福的短信。当了20多年医生的杨希川,说自己从未私下收过患者的金钱,但对于一些小礼物,经常难以推脱。有趣的是,礼物千奇百怪,曾有一位重庆大足的病人给他带来当地的特产菜刀,还有手艺人馈赠亲手制作的10多双布鞋,实在拒绝不掉就干脆收下。他不愿辜负患者的一片心意,一些特殊礼物的往来,使他与不少患者结为好友。

远程医疗“排头兵”

对诊疗精益求精的杨希川,不是拒绝新生事物的“老古板”。

他认为,移动医疗和远程会诊,未来会把医生从医院中解脱出来,而皮肤科医生最适合成为第一批试水互联网医疗的“排头兵”。众所周知,相比其他专科,皮肤科在诊断上更加直观,医生通过患者拍摄的一张患病部位图,就可以做初步诊断,或者给予一定的用药指导。尽管部分皮肤病与内脏疾病有关,但大多数关系不大。

早在数年前,杨希川供职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就通过网络与西沙群岛卫生所的医生沟通,给驻守在那里的患病官兵们会诊。对于缺医少药的西沙群岛驻守者,这无疑是雪中送炭。或许,这也是远程医疗最早的雏形。

“移动医疗的开发和使用,可以为患者解决一些轻微病症的咨询需求,不仅使医患沟通较为便捷,还会让患者足不出户得到相应的处置建议。”杨希川认为,尽管这样的方式还不能代替面诊,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不久的将来,远程咨询会成为整个医疗行为重要组成部分。当然,这需要政策的支持和引导。

目前,“互联网+”在疾病诊治过程中更多用于医生与医生之间。杨希川说,医生们建立了QQ群和微信群,平时会把疑难病例发到群里讨论一下,各自发表意见,不仅为最终的诊断提供支持,对于年轻医生来说,也是非常好的学习阵地。

做科普 杨希川是认真的

每日的门诊和远程会诊,并不能让杨希川体内躁动的心安分下来。他一直希望用自己有限的力量更便捷地帮助到更多患者。几年前,当微博兴起,杨希川也注册一个账号并进行认证,不定期在上面回答患者的咨询。

不过,一段时间过后他发现,经常刚刚回答并转发一个针对疾病的咨询,没过几分钟,原文就被患者删除。这大概源于患者不愿意在网上被人看到自己患病的信息。

显然,微博上回答患者的咨询,很难帮助到更多患者。

于是,他觉得写科普文章或许是个不错的办法。2014年,杨希川发出第一篇科普文章,从那以后,一发不可收拾。从婴儿如何抗湿疹,到患者正确认识成人脱发,从灰指甲的治疗到脚气的预防等。只要杨希川的专业能够涉猎到的疾病,被他一网打尽,收录到科普文章中。这些文章经常被大V相中,文章阅读量动辄10万+。

“在门诊中,至少有一半是普通疾病患者,而非疑难重症,他们耗费了大量门诊时间去询问简单并且让医生不断重复的话题。另外,由于很多患者对于皮肤病治疗存在误区,经常被‘医托’蒙骗,不仅浪费金钱,还耽误疾病的诊治。这是我下决心做科普的两个重要原因。”杨希川告诉记者。

现在,微博上的“杨希川教授-皮肤科医生”拥有16万粉丝,活跃状况可谓“一呼百应”。最近两年,杨希川体会到,写科普文章,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虽然很多医生加入了“科普大军”,但个别医生做科普并不严谨,经常沿用过去几十年的知识,而医生是个需要终生学习的职业,科普文章也要与时俱进,避免用旧观念误导患者。

杨希川写科普文章,都会查阅最新文献,再把枯燥的文献语言转换为通俗易懂的表达。这样不仅经得住同行“挑刺”,也能让患者看懂。如今,杨希川的门诊患者中,很多看过其科普文章,再来找他解决具体问题。如此这般,沟通顺畅,节省时间。

“我会把科普一直做下去,帮助更多患者。”杨希川语气坚定。

人物简介:

杨希川:教授、主任医师、医学博士。现任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对本专业的疑难杂症有丰富的诊治经验。主持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华医学会科研项目等。2009年获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优秀中青年医师奖”。副主编专著2部,参编专著8部,近年来以第一和通信作者发表论文81余篇,其中SCI收录11篇。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三等功4次。擅长皮肤肿瘤,脱发,青春痘,癣,灰指甲,湿疹,荨麻疹,性病,牛皮癣,白癜风,色素斑等。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本文为健康界原创,任何机构或个人未经授权均不得转载和使用,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关键词:
杨希川,门诊,大医,皮肤科,患者,医生,疾病

人点赞

收藏

人收藏

打赏

打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我有话说

0条评论

0/500

评论字数超出限制

表情
评论

为你推荐

相关文章

推荐课程


社群

  • 医生交流群 加入
  • 医院运营群 加入
  • 医技交流群 加入
  • 护士交流群 加入
  • 大健康行业交流群 加入

精彩视频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确定 取消
剩余5
×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1元 5元 10元 20元 50元 其它

打赏

打赏作者

认可我就打赏我~

×
打赏

扫描二维码

立即打赏给Ta吧!

温馨提示:仅支持微信支付!